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智慧课堂和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系全体教师于6月11日下午在环资大楼B428会议室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会议围绕如何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和资源打造智慧课堂,使课程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以及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点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
首先,贺晓龙老师结合参加2025年湖南省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竞赛的经历,介绍了《工程地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特别分享了AI赋能,智慧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做法和体会。他提出以“精准化、个性化、有效性”为思政建设目标,探索“导学-讲授-演练-拓展-竞赛”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强调将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这一分享引发与会教师的热烈讨论,大家都认识到,传统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现代人才培养要求,如何打造智慧课堂并融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灵活运用“学习通”“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课程中心”“超星系统”等平台及“AI”功能,将思政元素通过多种形式融入知识点,实现“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双丰收;二是深度挖掘重大工程案例中的思政元素,以短视频、AR数字孪生、伦理剧场等形式呈现,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手段;三是围绕立德树人目标,结合员工需求和智慧课堂要求,从价值引领、精神涵育、情感浸润、思维跃迁、实践赋能、知行转化等六大模块融入思政元素,构建智慧授课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近五年来在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三等奖2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多项;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安全工程建设为主题,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10余项。通过此次研讨,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打造智慧课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总结了将思政元素融入“线上-线下”双课堂的方法,对提升教学质量、达到“两性一度”金课标准充满信心。未来,教师们将深化智慧课堂建设,强化员工“三观”塑造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思想先进、专业扎实、业务过硬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
贺晓龙 供稿